七律·长征颂
长征胜利八旬年,
义勇精神千古传。
万里铁流摧朽蠹,
两霜金革拯黎元。
系怀真理全无敌,
不忘初心永向前。
论道经邦兴百业,
国强民富颂尧天。
附注:长征(1934年10月-1936年10月)是中央主力红军(红一方面军)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,被迫退出中央根据地,完成北上抗日的战略部署而实行的战略大转移,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。长征期间,中央红军从江西于都出发,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,攻占700多座县城,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430人,平均年龄不到30岁,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,共经过11个省,翻越18座大山,跨过24条大河,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,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,行程约二万五千里,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,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,先期结束了长征。1936年10月22日,红军三大主力(红一方面军、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)在甘肃会宁会师,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,红军开始长征时约30万人,结束时仅存3万人。
朽蠹,朽敗和蛀虫,或腐朽被蟲蝕的糧食、木材等。语出《左傳·襄公三十一年》:“恐燥溼之不時而朽蠹,以重敝邑之罪。”《晏子春秋·內篇·問上》:“府藏朽蠹,而禮悖于諸侯。菽粟藏深,而怨積于百姓。”《左傳·昭公三年》:“公聚朽蠹,而三老凍餒。”唐代韓愈《題木居士》二首之二:“朽蠹不勝刀鋸力,匠人雖巧欲何如。”
两霜,两个秋天,即是两年。语本唐代刘皂《渡桑乾》:“客舍并州已十霜,归心日夜忆咸阳。无端更渡桑乾水,却望并州是故乡。”
金革,刀劍甲冑之類的兵器,泛指戰爭。语出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衽金革,死而不厭,北方之強也。”又,“曾子問:‘三年之喪卒哭,金革之事無辟也者,禮與?’”揚雄《文選·長楊賦》:“使海內澹然,永亡邊城之災,金革之患。”
黎元,百姓、民眾。语出唐代杜甫《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》:“窮年憂黎元,歎息腸內熱”。
论道经邦,文事、武功兩件治理國家的大事。语出《書經·周官》:“立太師、太傅、太保,茲維三公,論道經邦,燮理陰陽。”唐代韓愈《上宰相書》:“幸今天下無事,小大之官各守其職;錢穀甲兵之問,不至於廟堂;論道經邦之暇,捨此宜無大者焉。
尧天,比喻盛世。語本《論語·泰伯》:“大哉!堯之為君也。巍巍乎,唯天為大,唯堯則之。”唐代杜審言《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》:“小臣持獻壽,長此戴堯天。”明代汪錂《春蕪記》第十四齣:“正宜招尋勝地,共樂堯天。”
评论